
艾條艾灸調理的效果好,那么南陽艾條價格怎么樣呢?
一、上火
目前正值冬天干燥的季節,稍不注意就會上火。那么用艾灸如何去火呢,如果你不知道原因,就按照以下方法操作:
你可以泡泡腳后,搓搓雙腳底板后艾灸:涌泉穴、太沖穴、太溪穴各10分鐘,幾次后準好!
吃貨們會覺得口腔潰瘍很痛苦!那么你可按揉或者艾灸前谷穴,還可以敲打大腸經上的手三里。
二、男人腎虛
腎虛取穴:命門穴、中脘穴、氣海、關元穴,這4個穴位主要是不足正氣,溫脾補腎,每天艾灸一次,每次每穴30分鐘。
很多艾友會問腎虛不是分腎陽虛和腎陽虛嗎?應該艾灸取穴不一樣??!
實際上完全一樣!艾灸調理是以調整疏通經絡為目的,從根本入手“虛實兼顧”。很有意思的是:高血壓、低血壓的取穴基本一樣;甲亢甲減也基本一樣;治汗多和不出汗的穴位都是“復溜穴、合谷穴、陰郄穴”
如果你覺得自己是腎陰虛,心里不踏實,那么你灸:關元穴、太溪穴好了。
關鍵是:艾灸助陽也會陽動,節欲為好!
三、女人宮寒
宮寒,顧名思義就是指“子宮寒涼”;從中醫角度看是指整個生殖系統的寒涼。
宮寒會給女性身體生活帶來很多不便。
因為大多數宮寒女都有手腳冰涼、月經不調、白帶多、痛經、性冷淡或者多發性的肌瘤。
宮寒主要是腎陽不足,胞宮失于溫煦,寒濕之邪瘀阻經絡造成的。
艾灸:命門穴、八髎穴、中脘穴、肚臍、關元穴、氣海穴、足三里每天一次,每次每穴30分鐘,艾灸一周休息一天。
還可以像上面方法一樣,熱敷整個腹部。
四、小兒感冒咳嗽拉肚子
老年人怕冷大多是因為陽虛有很大的關系,除了先天的腎陽不足和后天的脾胃弱以外,還跟心氣虛有很大關系!
老年人有時間,泡泡腳后艾灸:內關穴、足三里、涌泉穴、公孫穴;每天一次,每次每穴20分鐘。
還有時間,再灸灸:大椎穴、命門穴、肚臍各10分鐘。
五、牙疼
俗話說:牙痛不是病,痛起來真要命!
冬季干燥上火,容易生燥熱之邪,出現牙痛很正常。
要艾灸調理牙痛,首先去火,那么跟上面一樣,泡泡腳后艾灸:涌泉穴、太沖穴、太溪穴。
同時艾灸:疼痛點、合谷穴
中醫有名的“四總穴歌”里有一句“面口合谷收”,意思是面部的、嘴巴里面的問題找合谷穴。
合谷穴是大腸經的原穴,大腸經繞過口腔,如果大腸經火旺,可能就牙痛,灸灸合谷瀉瀉大腸經的火很有必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