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,各種富貴病纏繞著我們,下面艾條廠家就來講一下艾條灸如何治療高血壓。
西醫講高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血壓高于正常。本病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,可能高級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在發病中點主導地位,而腎臟、內分泌系統、電解質等則參與了發病的過程。正常人的收縮壓隨軍年齡而增高,40歲以下,收縮壓不超過18.7kPa(140mmllg),以后年齡每增長10歲,收縮壓可增高1.33kPa(10mmllg)。判斷高血壓以舒張壓(低壓)為主要依據,一般認為連續兩天測得舒張壓在13.3kPa(100mmllg)以上者,可確定為高血壓(要排除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癥狀性高血壓)。
艾條廠家中醫艾灸療法
主要取穴點及取穴方法:
1、主穴:涌泉、百會、曲池、足三里
涌泉:位于約當足底前中1/3的交點。當第2、3跖趾關節稍后處。該穴溫灸有回陽救逆的作用,現代醫學研究,用艾條溫灸涌泉穴,對溫通血脈,促進血運有很大幫助。
百會:百會在人的頭頂正中,兩耳Z上端連線的交叉點上,此穴為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道之一。定位此穴道時要采用正坐的姿勢,百會穴位于人體的頭部,頭頂正中心,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,來簡易取此穴。(或以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,直到后發際正中點。)
曲池:曲池穴歸屬于手陽明大腸經,是五腧穴之一,大腸經的合穴,五行中屬土.取穴位置:屈肘,在肘橫紋橈側端凹陷處.取法:(1)屈肘成直角,當肘彎橫紋盡頭處.(2)屈肘,于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.
足三里:位置:外膝眼下3寸,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。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,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,可摸到凸塊(脛骨外側髁)。由此再往外,斜下方一點之處,還有另一凸塊(腓骨小頭)。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,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。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,正是此穴。
懸鐘: 取法:正坐垂足或臥位,外踝尖上3寸,當腓骨后緣與腓骨長、短肌腱之間凹陷處取穴。
2、配穴:頭痛頭暈:風池、大椎;健忘失眠:神門、腎俞;肢麻:外關。
操作方法:利用溫和灸療法,每穴灸15-20分鐘,每日1-2次,15次1療程。
患有高血壓的朋友們可以嘗試一下